在沒有復蘇機的時候,只能依靠人工來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來進行急救,這方面對施救者的體力、專業度都有很高的要求。后來便攜式復蘇機的問世給搶救工作帶來了很大幫助,為挽救患者的生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。
傳統的人工心肺復蘇操作是由醫護人員雙手交叉按壓胸前,使患者達到心跳、呼吸恢復的狀態,這一搶救措施的實施對醫護人員的體力要求較高,容易疲勞,經常需要兩名以上醫護人員合作,輪流上陣。期間不可避免地會中斷按壓而降低心肺復蘇效果,如果胸外按壓深度不夠、姿勢不當等均可影響心肺復蘇效果。胸外按壓時還需配合人工呼吸,往往不能準確的達到呼吸模式和胸外按壓節奏一致。此外胸外按壓位置不當或按壓過深還會造成骨折等并發癥,給患者造成額外的痛苦。
與人工心肺復蘇相比,便攜式復蘇機可以節省人力,避免了人工心肺復蘇時易疲勞的缺陷,同時通過參數設定,使按壓節律和壓力保持恒定不變,有利于循環恢復,并能使按壓和通氣進行高度協調,避免了人工心肺復蘇操作時的個體差異以及按壓和通氣的不協調性,可更加迅速的改善通氣,糾正低氧血壓癥。經過專業的研究對比發現,人工心肺復蘇機的復蘇成功率、成功出院率都高于人工組。另外,在起效時間上,便攜式復蘇機搶救成功的時間上也明顯快于人工組。
綜上所述,可以看出便攜式復蘇機相比傳統的人工復蘇擁有更加明顯的優勢,在臨床應用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